工行行长刘珺对话诺奖得主,共探全球经济挑战解法外滩金融峰会

专题: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尚福林、易纲、刘尚希等重磅嘉宾出席

9月5日,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应对变化的世界”在上海召开。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PhilipH.Knight教授及名誉院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SPENCE就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美联储的政策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期,西方主要经济体一直维持较高的政策利率,但通胀仍在一定范围内,难以控制。在刘珺看来,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变化。

刘珺指出,中国的通胀一直管控得很好,因为中国是制造业强国,建立了多元、综合的产业能力,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从深度、广度、潜力上都首屈一指。在此形势下,中国有更多选择,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管控通胀。实际来看,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通胀的管控是比较有效的。我们可以用诸如发电量、客运量和货运量等高频指标来评估通货膨胀和经济表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已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在风浪中保持稳定,我们也希望这一趋势持续。最重要的是,工行行长刘珺对话诺奖得主,共探全球经济挑战解法外滩金融峰会中国一直在负责任地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帮助控制全球通胀。8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上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刘珺询问MichaelSPENCE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看法,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供给学派和需求学派的适用性。

MichaelSPENCE回顾历史,谈及了七八十年代的供给侧限制和需求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需求受损的情况。他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从需求受限模式转变为供给受限模式,这是一个重大转变。

对于中国来说,MichaelSPENCE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强大的创新能力、生产力的提升会推动经济继续增长。

对于美联储9月下一步行动的预测,MichaelSPENCE表示,美联储或将在秋季开始降息。他认为需要一个非常严重的负面信息,比如通货膨胀上升,就业失常,美联储才不会降息。美联储试图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降低通货膨胀。MichaelSPENCE认为现在通胀已经达到了美联储理想的水平。美联储会更担心经济是否会陷入某种恶性循环。(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