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户,在纳指上买了个亿
来源:韭圈儿
周末大家都在聊,常州投资集团买易方达纳指100LOF的这件事。
地方国资出现在纳指100的第一大持有人的位置上,给大家多了一条全球配置、增配美股的理由。
但讲道理,常州投资集团买美股是不假,但背后的很多信息,也同样值得挖掘。
第一,常州投资集团在2020年年报成为纳指100LOF的第三大持有人,增配到了337万份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现在到第一大,是被动而为,不是主动加仓。
第二,纳指100在常州投资集团的资产组里的占比,微乎其微。
从官网数据来看,常州投资集团下辖的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500亿,截至2024/6/30,纳指100LOF,单位净值3.3,常州投资总市值1112万,在常州投资总资产组合里,占比0.02%
这有点像,当年老巴买了点比亚迪,然后一步步涨到前十大的例子,参考性其实不大。
第三,也是最值得感慨的,2020年纳指涨超40%,当时无论纳指100还是美股M7,他的静态估值就已经不低了。
但站在今年6月30日,纳指100和2020年底比又涨了50%,结果静态估值,反而还更低了...
这大概也是美股估值高,但可以被盈利消化的最直接的观感。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纳指给人的感觉总是,越早买越好,后边总会新高,那时再买总会躲不开“追涨”的心理包袱。
越不敢买就越错过,越错过就越不敢买,穷人的死循环。
大户们都在买美股,我到底在犹豫什么?
其实,我这次在美股ETF的前十大持有人里,找到了买多只美股ETF的大户。
上表统计的,都是出现在两只美股ETF以上的前十大持有人。
如果持有至今,大部分市值都在8、9位数以上,最少的也拿了小300万的标普消费 标普医疗。
这里面,“首富”魏红,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序的,大幅加仓两只纳指ETF。
而进入2024,可能是觉得普通的纳斯达克,没有纳指科技涨得猛,大佬大幅减仓纳指,反手把纳指科技,买了2亿多份。
不知道现在卖没卖,如果没卖的话,纳斯达克 纳指科技的合计市值大概有5个多亿。
太猛了。
唯一不明白的是,大佬们是拿了家庭资产里的多少钱,有大户,在纳指上买了个亿投到美股去的。
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会不会只是资产组里一小部分?
昨天北落还发现了一位几乎把海外QD买了个遍的大佬——
看这份持仓,我猜测——
大佬应该是对美股有点恐高,所以没有重仓纳指标普,转而拥抱了其他的QDII,到今天市值将近3000万。
当然也有可能,大佬在美股的持仓没到前十大而已。
说到买美股,前段时间有朋友留言,问的是买美股怕不怕出意外,然后资产被美方冻结?
我说:怕。
毛子的前车之鉴,我们当然要重视这种风险,这是投资美股,始终绕不开的。
但我发现,越是我们这些月薪5000以下,连个税起征点都到不了的无产者,对冻结在美资产的恐惧就越大,或者对美股感到恐高的情绪越浓;反而越是大户,资产8-9位数的,他们对美股,对比特币,包括对黄金,大家的接受程度反而很高。
甚至杀伐决断,连点犹豫都没见着。
一年下来,抄底A股的穷人更穷了,买美股的富人更富了。
以至于我不禁要问——
大户们都在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买美股,我到底在™的犹豫什么。
去美股种时间的玫瑰了?
大户们配美股,险资和私募也没闲着。
中国平安的保险产品,已经出现在了纳斯达克指数ETF(159501),标普500ETF(513500)和纳指ETF(159941)的前十大持有人身上。
而平安的自有资金,也投资了纳指100ETF(159660)。
除了一直在配红利ETF之外,美股ETF可能也是另一条去处,而关于保险对ETF的配置情况,可以参考iETF令狐冲《保险资金疯了》。
其实,和银行股今年的大涨相比,保险股今年涨得也很不错——
难兄难弟,否极泰来。
然后是私募,时间的玫瑰,我们的但总。

在A股成了茅台的代言人,在美股认了英伟达做靠山,你说他是蒙的?那他蒙的确实准。
英伟达没买够,但斌旗下的基金更是纷纷进入纳指科技等ETF的前十大持有人。
不仅吹票,自己也在身体力行的加仓,虽说大部分都是上半年“一路涨一路买的”,但眼下你很难评价,但斌到底是不是错了。
毕竟,那是纳指,而时间的玫瑰,只能开在富饶的土地上。
说起“时间的玫瑰”我发现了个乐子,上周末,我卖了一摞书给多抓鱼。
我发现,投资类的二手书,真是一点也卖不出去了。
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市场价27元,卖给多抓鱼1.4元;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市场价68元,卖给多抓鱼1.4元;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市场价60元,卖给多抓鱼14元,老巴到底是老巴,贵10倍;
而王国斌的《投资中国》,洪灏的《预测》,以及但斌的《时间的玫瑰》,多抓鱼都不收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可以视为,行情底部的特征之一。
反正,大佬们的投资书,是没人买了。
最后的话
今天看群里朋友们聊,聊到A股漫长的下跌。
有朋友锐评,买了啥不重要,首先你得有赚钱的命,这个最重要(微笑)。
太对了,越往后越发现,人这一辈子,真不能和命、和运去争,但凡能在市场上最后赚到钱的,其实也是有这个命。
大佬能买5个亿的美股,最要紧的是,首先要有5个亿,而我们大部分人需要解决的是温饱,以及35岁之后别失业的问题。
家底不一样,见识不一样,投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
所以你说,去买理财,买债,甚至去买美股,这到底是追涨杀跌,还是活明白了?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